摘要:利用激波管技术及光谱技术研究了粉状黑索今(RDX)粒径对其快速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粒径的RDX快速反应都是N-N键先断裂,然后生成CH2O基团。粗颗粒RDX的N-N键比细颗粒RDX容易断裂; 细颗粒RDX的快速反应剧烈。在次级反应中RDX粒径对生成CN、OH、NH的反应影响不明显; RDX粒径越细,C2越多,CH越少。
摘要:根据变分原理,提出了计算热爆炸临界F-K参数的新算法。计算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精确度高、计算量小的方法。
摘要:分析了硝基胍(NQ)热分解和燃烧的特征,提出了NQ燃烧初期热分解的假设,并推导了NQ发射药的燃速和燃速压力指数公式。对NQ发射药在0~400MPa的压力范围内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十分吻合。
摘要:选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对超细黑索今(UFRDX,粒径0.1—lOym)粒子进行表面改 性,应用浊度法对改性及未改性的UFRDX粒子在水中的分散性进行了研究,发现jE离子 表面活性剂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OP)及复合表面活性剂能起到很好的改性作用,其中OP 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复合后能明显改善UFRDX粒子在水中的分散性。通过测定 改性前后粒子的《电势,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UFRDX粒子表面上的吸附机理和 UFRDX粒子在水中的稳定机理。
摘要:用量子化学中的SCFMO AM1方法,全优化计算了以苯并唑酮为伪酸组分的(N-H酸)Mannich反应的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络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生成热。根据计算所得各反应的活化能,提出了该反应在酸性介质中的机理,即甲醛首先与苯并唑酮作用,其产物再与二甲胺作用生成Mannich碱,并就其缘由进行了讨论。
摘要:综述了硅烷偶联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用作键合剂,在绝热包覆层中用作添加剂和填料的表面处理剂以及在推进剂和包覆层之间用作过渡层的情况。讨论了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双基推进剂的粘接机理和形成过渡层的抗NG迁移机理。
摘要:回顾了硝氧乙基硝胺族(NENAs)化合物的发展过程,概述了含NENAs火炸药的主要性能及其可能的应用和该化合物的发展现状。文中介绍了17篇参考文献。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蜀ICP备10207813号-5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